|
|
|
一、分析报告工作实施指南
1、制订工作计划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包括4个核心步骤:风险调查→风险识别→提出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措施后风险等级判断。
工作初始,根据项目情况,成立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拟定分析报告编制工作计划,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拟定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工作方案及风险分析报告大纲。同时,初步识别风险因素,拟定防范、化解及应急措施、风险等级。
2、收集项目资料
全面收集并认真审阅项目相关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审阅、筛选。业主单位需提供的资料主要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下文件:
1)项目已完成相关手续的资料及文件目录清单;
2)项目相关的立项批复和附件,包括发改、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相关的文件和会议纪要;
3)项目征(用)地情况,包括征(用)地位置、数量,工程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当地的土地规划,是否符合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的要求,海域使用情况等;
4)拆迁情况,包括房屋和附着物种类、数量、土地征收征用补偿标准;
5)被征地农民或居民就业及生活情况;
6)土地房屋征收补偿程序和方案;
7)安置房源数量和质量;
8)管线和绿化迁移方案、补偿标准;
9)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初步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情况和结论;
10)安全评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
11)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12)工作会议通知和与会单位名单。
3、社会调研
根据项目情况设计社会调研内容,围绕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方面对相关利益者(相关部门、群众)展开调查。社会调研的方式包括:走访、问卷调查、当面听取意见等。开展时要向调研对象说明项目背景、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项目情况,以便其了解真实情况,表达真实意见。同时注意调研对象的广泛性、针对性和代表性,注重调研的方式和方法,确保收集意见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4、风险调查意见征询会
邀请相关部门、相关利益群体的代表,召开意见征询会,介绍项目情况,就项目情况进行沟通与讨论。针对利益相关者的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等方面,对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进行探讨、分析,全面查找并识别出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风险因素。
5、编制分析报告初稿
根据项目情况,结合搜集资料、社会调研的结果及工作会议的讨论意见,初步识别风险因素,制定防范、化解及应急措施,评定风险等级,编制分析报告初稿。
分析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项目概况(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方案、节能方案、投资方案等);
2)编制依据;
3)风险调查(项目四性分析、社会调研的范围及方法、项目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等);
4)风险识别(针对利益相关者对项目不理解、不认同等方面,查找并分析潜在风险因素);
5)风险估计(根据风险因素的成因、影响、分布等情况找出主要风险因素,判定其风险程度等);
6)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针对主要风险因素研究提出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7)风险等级(依据风险防范及化解措施,综合判定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
8)风险分析结论(总结风险分析的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6、召开专家座谈会
邀请相关单位、人员及专家参与座谈会,对项目分析报告初稿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建议。专家座谈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工作:
1)识别出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
2)对项目初始风险等级判断打分。对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p)、风险影响程度(q)、重要性(权重w)进行打分;
3)对项目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措施后风险等级判断打分。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实施后,各风险因素可能的变化,并根据变化后的情况,重新对发生的概率(p)、风险影响程度(q)、重要性(权重w)进行打分。
7、修改和完善分析报告
根据座谈会对风险情况的分析、各方提出的意见及建议,结合专家组意见,修改完善分析报告。报告中应阐述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主要结论,为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拟建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
2)主要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3)拟建项目风险等级;
4)对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有关建议。
二、评估报告工作实施指南
1、接受政府委托
相关政府部门委托对分析报告进行评估。接受委托后,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开展相关评估工作。
2、制订评估方案
根据项目情况,成立评估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拟定评估工作方法,确定调查范围与对象,拟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及风险评估报告大纲。同时,初步识别风险因素,拟定防范、化解及应急措施、风险等级。
3、收集项目资料
全面收集并认真审阅项目相关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审阅、筛选。业主单位需提供的资料主要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下文件:
1)项目已完成相关手续的资料及文件目录清单;
2)项目相关的立项批复和附件,包括发改、国土、规划、环保等部门,相关的文件和会议纪要;
3)项目征(用)地情况,包括征(用)地位置、数量,上程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当地的土地规划,是否符合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的要求,海域使用情况等;
4)拆迁情况,包括房屋和附着物种类、数量、土地征收征用补偿标准;
5)被征地农民或居民就业及生活情况;
6)土地房屋征收补偿程序和方案;
7)安置房源数量和质量;
8)管线和绿化迁移方案、补偿标准;
9)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初步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情况和结论;
10)安全评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
11)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12)T作评估会议通知和与会单位名单;
13)分析报告。
4.社会调研
根据项目情况设计社会调研内容,围绕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方面对相关利益者(相关部门、群众)展开调查。社会调研的方式包括:走访、问卷调查、当面听取意见等。开展时要向调研对象说明项目背景、办案、可能产生的影响等项目情况,以便
其了解真实情况,表达真实意见。同时注意调研对象的广扩性、针对性和代表性,注重调研的方式和方法,确保收集意见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5、召开专家评估会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包括以下核心步骤: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内容、程序和方法,风险因素识别的全面性、风险等级判断的确切性、风险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等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中,项目风险等级判断需要专家参与打分。
评估论证会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1)对风险调查的评估;
2)对风险因素识别的评估;
3)对风险估计的评估。
4)对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评估;
5)对措施后风险等级判断的评估。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实施后,各风险因素可能的变化,并根据变化后的情况,对评估后的风险因数发生慨率(p)、风险影响程度(q)、重要性(权重W)进行打分;
6)形成专家个人意见。
7)形成专家组评估意见。
6、形成评估报告
根据专家评估会对风险情况的分析、各方提出的意见及建议,结合专家组意见,编制评估报告。报告中应阐述对拟建项日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的主要结论,为拟建项日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项目基本情况(该章节应包含项目概况、评估依据、评估的过程和方法等);
2)评估内容(该章节应包含项目调研情况、对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及化解措施、风险等级的评估);
3)评估结论(该章节应包含主要风险因素的确认、对四性分析的评估结论、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及应急预案,总结风险评估,形成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
|
|
|
|